近年來,金屬冶煉、采礦、化工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含砷工業廢水的不當排放和泄漏,引發了多起嚴重的突發性水體砷污染事件。納米金屬氧化物材料能夠選擇性的吸附水中的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納米金屬氧化物的微納尺寸限制了其在大規模流態系統中的應用,且工業含砷廢水pH往往呈酸性AG欧洲厅,多數金屬氧化物吸附劑在酸性條件下易溶出,造成吸附性能下降并有二次污染的風險,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穩定發揮作用的高效除砷吸附劑。

我院聶廣澤老師課題組通過原位沉積法將納米鈦氧化物限域于大孔陰離子交換樹脂(D201)的納米孔內,制備出毫米級鈦基復合材料Ti-201AG欧洲厅,該吸附劑克服了傳統鈦氧化物納米材料在實際應用中易團聚、難以固液分離的應用瓶頸。研究結果表明,在酸性條件下Ti-201表現出優異的耐酸性AG欧洲厅,對As(V)表現出較高的吸附容量及良好的吸附選擇性。對模擬的酸性含As(V)廢水處理量可達1800 BV,且吸附劑具有優異的再生性能,表明所制備的Ti-201在工業酸性含砷廢水凈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該工作為酸性含砷廢水的深度凈化和納米材料的工程化應用提供了借鑒AG欧洲厅。
研究成果“Nanoconfined hydrous titanium oxides with excellent acid stability for selective and efficient removal of As(V) from acidic wastewater”于2020年6月12日被工程技術類知名SCI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接收,并于近日在線發表。該文第一作者為我院18級碩士生杜妍,通訊作者為聶廣澤老師AG欧洲厅,19級碩士生仇世俊和南京大學張孝林副教授為共同作者AG欧洲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南京大學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5907
作者: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審核:張永軍